查看原文
其他

周末悦读 | 梨花落处闻余音

2016-06-26 董金 广西高院


来源∣宾阳法院(binyangfayuan)

作者∣董金

编辑∣莫郁梅(图来自网络)


前不久,梅葆玖先生仙逝。偶然与友人谈起,不胜唏嘘。耳边似乎还闻得先生的歌声:“梨花开,春带雨,梨花落,春入泥,此生只为一人去,道他君王情也痴, 情也痴……”这一曲是新编京剧《大唐贵妃》的主题曲《梨花颂》,歌曲清丽婉转,闻之令人断肠。


梨花颂

怎能不想起先生在舞台上的优雅风姿?最近一次听得先生开嗓,却是在电影《梅兰芳》里,电影中梅兰芳与孟小冬初见时合唱的京剧《梅龙镇》选段便是由老先生与余派传人王佩瑜献声,那一种风流妩媚,将梅派风格发挥极致。


作为梅兰芳先生的幼子,梅葆玖先生不愧梅派传人,京剧大家。可是,我们是不是直到梅先生去世,才感叹,才唏嘘现在京剧这一传统艺术的凋零。我们纪念老先生,更感慨文化的传承……


就我自身而言,已经有好几年没听过戏,没有接触过戏曲。


记得我最先接触戏曲是通过《红楼梦》

当我读到《西厢记妙语通戏语,牡丹亭艳曲警芳心》时,林黛玉一个人闷闷地回潇湘馆,路过梨香院,恰好里面正在排练《牡丹亭》。黛玉听得那曲文上写的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”不由得心神摇动,如醉如痴。


然后去听昆曲,我才慢慢感受到那一种 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。生者可以死,死可以生。生而不可以死,死而不可复生者,皆非情之至也”的爱情,如果不懂得戏曲,那该多遗憾,我们错过了那么多的美丽。

一壶茶

我曾想着,独立于庭院中,烹茶以待友人归,共听雅韵。


更曾想着画船听雨,捧读《西厢》,从华丽辞藻中感受艺术瑰丽,从婉转曲调中体悟世间情。更曾想着,轻舞水袖,半掩折扇,为君吟一曲《贵妃醉酒》,其实不为附庸风雅,只为一段情。很遗憾,至今没有实现。


我记不起多久没有听戏,我记不起多久没有读曲文。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,我们接触的流行文化几乎一天一变,我们是不是只有在大师离世之时才想起,我们多久没有沉下心来欣赏艺术,并不为附庸风雅,并不是盲目跟风,仅仅为了欣赏艺术之美。


我仰慕大师风华,更欣赏中国文人之雅。我总记得电影《梅兰芳》那一幕,邱如白和一众文人大家在画舫斋听着梅兰芳和孟小冬唱《梅龙镇》的那一幕,是何等惬意。


以至于我去杭州,一直希望能在烟雨楼台中听戏,很可惜没有。文人雅趣离我们仿佛越来越远,现今有几人听戏?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,如何让年轻人更多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太大的命题。我只想说,如果你曾对它有兴趣,不妨试一试深入研究。



朋友说,何时才能“无案牍之劳形”,我说何时可以“调素琴,阅金经”?其实何时呢?何时皆可,中国文人好静,好风雅,如今看来是否有孤芳自赏之嫌?其实不然,如果陶冶情操为的是别人,那又有何趣?我们欣赏一切美的事物,是为了那一点精神上的享受,不为名利。想得太多,徒增烦恼。我们因为忙,或者其他原因,渐渐错过一切与美的相遇,明明我们是如此一般诗意的国度。如你不喜戏曲,也可听听中国风的歌曲,在典雅优美的歌词中体会那古老的韵味。


           前段时间听陈升的《牡丹亭外》    


歌的前半部分《女驸马》唱段:“为救李郎离家园……”后段部分的歌词极为巧妙“荒凉一梦二十年,依旧是不懂爱也不懂情”,别有一番苍凉感。


戏曲用古老的曲调编织着一个又一个华丽的梦,让我们濡染其中,不愿醒来。


斯人已逝,留给后人无数瑰丽的艺术宝藏,需要我们欣赏和传承。所以,如果你与我一般,对戏曲有钦慕之心,不妨一听,期待你对戏曲的一见倾心。









大家都在看


法律人闯荡江湖必备之缉毒秘笈

最高法:不予核准死刑案件不得再发回第一审法院重审

广西高院召开“6.26严惩毒品犯罪新闻发布会”,公布五起重大毒品犯罪案件

广西法院家事审判获最高法院领导充分肯定,他们都做了啥?

广西部分中级法院换帅,来看看都有谁履新?

“老赖”之路系列漫画 | 第一话 夫妻的跑路之旅


您的投稿、意见和建议,请发到这里:gxgywx@163.com。

来,一起做个手指操:长按上图指纹→识别图中二维码→添加关注。OK,今后我们就可以常见面啦!

如果喜欢,请点一下左下的大拇指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